缺爱(Exister:Le plus intime et fragile des sentiments)

书名:缺爱 (Exister:Le plus intime et fragile des sentiments)
作者:罗伯特·纳伯格(Robert Buettner)
评分:1.0/5.0
推荐:完全不推荐。虽然我在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,感觉还不错,但是随着内容的深入,很快有了嚼蜡之感。作者的核心思想很好,可是深度不够,很多地方只是泛泛而谈,也有不少地方很罗嗦。作者试图把存在感地理论说的大而全,可以涵盖一切,但是却又无力做到这个宏大的目标。通篇读下来,你会感觉作者只是单纯地在表达自己地想法,引用一些个例和无来源的数据来支持自己地观点。但是却从未把自己地观点和他人作比较。

在具体说这本书之前,先谈一下中译名。“缺爱”这个译名确实太具有误导性了。这本书的主题是“存在”。当然,按照作者的观点,“爱”对于个人的存在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但暴力地把其等价为“缺爱”看我看来还是不妥。原书是法语,标题叫“Exister:Le plus intime et fragile des sentiments”,我觉得作者想传达的关键翻译成英文应该是“Existence: The most intimate and fragile sentiments”。我认为作者的核心在于论证“存在感”(existence)和“物理存在”(being)并不是等价的,正如作者所引的这样一句话:

赋予人们生命并不足以让他们生存。 –勒内 拉福格(René Laforgue)

我觉得这里“生存”可能翻译并不准确,作者想传达的意思更多的应该是“赋予生命不能让你感觉到自己生命的存在”。这里再插一句,我还想吐槽一下国内的营销。这本书看起来在美国不是很火,美亚上都找不到英文版。搜到的法语版更是无人问津。不过无论如何,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。

首先,我对本书的好感来源之一是比较带有偏见的。作者大量引用了卢梭的文字

我不时念及世间万事的变化无常, 就像这湖面展现出来的影像, 但这种想法不但模糊淡薄, 而且倏忽即逝; 这些微弱的印象, 很快消逝在轻轻抚慰着我的湖面均匀的波浪中。 – 《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》 卢梭

夜幕降临时分,我从小岛的高处走下来,悠然自得地坐到湖边沙岸一个隐蔽处;波涛声和水面的涟漪吸引了我所有的感官,驱走了我灵魂所有的纷乱,使我的心沉浸在甘美的遐想之中,黑夜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垂降了。波澜起伏的湖水,一波又一波的涛声,不断震撼我的双耳和两眼,跟我的遐想在努力平息的澎湃心潮相互应答,使我无比欢欣地感到自我的存在,而无须费神去多加思索。我不时念及世间万事的变化无常,就像这湖面展现出来的影像,但这种想法不但模糊淡薄,而且倏忽即逝;这些微弱的印象很快消逝在轻轻抚慰着我的湖面均匀的波浪中。 – 《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》卢梭

我对启蒙时代百科全书派的人士很有好感,其中卢梭尤甚。后面有机会也会重读一些他的作品(又一个Flag- -)。不得不说,本书作者的论点是非常“存在主义”的。比如,本书的核心之一可以概括为

当一个人拥有存在感时,生命的意义自然会显现。不是意义赋予存在感,而是感觉到存在这一事实让人觉得存在是有意义的。

存在主义也起源于法国,其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“生命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理性思辨而发现的”。所以作者在这里首先就说明了,生命的意义是一种结果。我们并非为了探索生命的意义而存在,而是我们找寻到了存在,生命的意义就会自然的浮现。作者的观点是存在感的来源就是我们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,所以作者接下来进一步探讨了“人际关系”和“归属关系”。

关系

人际关系

作者认为“某种程度上,人际关系就像证券投资,如果我们不投入,不去爱,便不可能赢;如果投入了,倾注了感情,却有可能输。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,所有的关系都是一种异化,但却是一种必要的、必不可少的异化。” 作者还将人际关系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:

  • 哺乳关系 (不对等关系)
    • 顾名思义,这是哺乳者和婴儿之间的关系。可以与权威关系重叠,如单亲家庭。
  • 权威关系(不对等关系)
    • 在家庭中,具有权威一方和孩子的关系。可以与哺乳关系重叠,如单亲家庭。
  • 兄弟关系或平均主义关系(对等关系)
    • “兄弟”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的兄弟,也可以延申到同龄人。兄弟关系可能导致竞争。
  • 恋爱关系 (对等关系)
    • “爱的本质是希望被爱”。–Jacques Lacan

并且认为对不同关系的倾向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决策。同时,两人之间的关系是会随着时间,场景的变化而流动。

归属关系

作者同样将归属关系划分成四类:

  • 家族归属关系
    • 家族在文化,精神,基因上具有连续性。一个新生儿的第一个身份就是来自家族的认可。
  • 兄弟归属关系
    • 这里兄弟并非来自家族,而是家族之外的同龄人。这对于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。随着一个人投入到不同的兄弟归属关系中,ta将展示出自己不同的面貌。
  • 夫妻归属关系
    • 安全感和性别认同感的重要来源。如今的夫妻关系已经不再是为了追求物质保障。
  • 意识形态归属关系
    • 意识形态群里往往需要个人放弃一些自主性。

作者强调了一点关于工作关系。工作关系非常重要,但是之所以没有分为一类,是因为不同的人对工作关系的理解偏差较大,但其往往可以放入前面的分类之中。过度的群体关系反而对存在感有害,就如《乌合之众》里面的论点。

存在

作者在本章开篇就指出一个悖论:我们既渴望独立自由,又渴望建立关系,获得认可。我对这个观点倒也赞同,但是作者一边支持这个观点,一边说“一个人的依附关系越多,就越自由”。这一点倒是让我觉得自相矛盾。作者随后重点阐述了个体自尊和群体自尊,以及它们的相互竞争。我并没有读到什么出彩之处,所以也不做过多的评论了。

存在感的丧失

作者认为存在感是脆弱的,且关系的破裂会造成存在感的丧失。作者将其分为了两种情况。

  • 在出生时就没有获得认同的人:作者认为这类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类似的认可来补偿这种缺失,然而他们自己也明白:这种缺失是无法弥补的。
  • 突发事件导致我们已经构建好的存在感岌岌可危:失恋,离别和丧葬都是很好的例子。作者进一步把这些事件推广,比如:不被配偶家庭接受,失去工作,遭遇拒绝等等。种族主义者,性别歧视者可以通过人身攻击来瓦解他人的存在感。

那么,当自身存在感丧失的时候,我们需要积极地修补。正面的做法包括修复关系,重新融入某个集体。但是,作者提到,还有一种逆反的方式,即否定自己的存在感受到打击。但是作者认为这类行为往往无法真正的解决问题。这种临时获得的存在感只是空中楼阁。作者也着重讨论了两点:

  • 遗世独立:有一类人,他们通过故意表现的与他人不一样是因为他们内心渴望获得尊重,渴望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。但是这样的举动往往会使得他们远离人群,更加削弱他们的存在感。关于这一点,我觉得作者的论述不是很到位。比如说,宗教狂热份子。按照作者的说法, 这类人的存在感是很弱的。但是这类人因为狂热的信仰,他的存在感完全是建立在同一个教会里其他人的认可之上。这是,来自社会其他成员,乃至于其家庭成员的认可可能都不是很重要。这种把自己存在感完全建立在某一个人(或群体)之上的极端行为,或者可以解释很多狂热分子的犯罪以及恐怖主义行径。
  • 不文明行为:这一类其实和上面多多少少有点类似。即通过不文明行为来“异化”自己。作者认为这本质是一种逃避行为,并把孩子的“人来疯”归类为此类行为。

崇高与绝望

  • 崇高:通过艺术创作并通过作品为自己赋予存在感,作者认为这本质是一种逃避现实痛苦的方式。
  • 绝望:崇高的阴暗面,会导致破坏、暴力、毁灭、虐待等一些疯狂地寻找存在感的方式。

实现自我实现?

作者认为人仅仅依靠自己是无法做到自我实现的,因此有些人寻求一些更危险的行为:吸毒,酗酒,自残,赌博,做第三者等。

抑郁

作者认为抑郁是一种无力的愤怒,来源自绝望感,变现为感觉不到存在的目的。

重回人世

关于抑郁的治疗,作者提出了三个比较重要的点:

  • 引导病人发泄情绪而不是强迫他们表现出积极的情绪。
  • 更多的关注心理层面而不是生理层面;作者认为抑郁是存在感的问题。
  • 去标签化;不要强化“病人”与“正常人”的区别。
Author

Ryan Hou

Posted on

2020-02-10

Updated on

2021-04-07

Licensed under